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血府逐瘀汤
编号:137088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 例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医药与保健》 201312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10天为1疗程,2-3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后,治愈39例,显效8例,有效率为97.9%。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 R262 【文献标识码】 B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失治误治后往往会出现临床皮损愈合后,遗留神经性疼痛,经常出现于胸肋部的肋间神经、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等部位[1]。神经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加剧,故老年患者的疼痛较重。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26岁-74岁,平均年龄57.3岁;病程为2-7个月。在就诊之前,多数病例均服用过止痛药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 该病的治则主要为活血化瘀。拟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为:桃仁10g,红花6g,赤芍15g,生地20g,白芍30g,柴胡9g,枳壳10g,地龙10g,薏苡仁15g,苍术10g,甘草6g,延胡索15 g;气虚表现明显加黄芪30g;热毒未尽加紫草10g,金银花12g;疼痛在头颈、上肢的,加葛根15g,姜黄10g;疼痛在下肢,加木瓜10g。水煎服,每天1剂, 10天为1 疗程。

    1.3 疗效评价 以WHO 疼痛分级标准评价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2]。其中疼痛分为:(1)0级:无痛;(2)1级:轻度疼痛;(3)2级:中度疼痛;(4)3级:表示剧烈疼痛。而疗效判断的标准分为:(1)治愈:治疗后,疼痛级别为0 级;(2)显效:治疗后,疼痛级别由Ⅱ级降至Ⅰ级或以下;(3)有效:治疗后,疼痛有所减轻;(4)无效:治疗后,疼痛仍无减轻,甚至加重。

    2 结果

    经过2-4 周的治疗,治愈者39例,占81.2%,显效8 例, 占16.7%,总有效率为97.9%,无效者1例。一般治疗7天即可显效,多数患者治疗20-25天即可痊愈或明显见效。

    3 典型病例

    例1:张某,男,62岁,2012年8月22日门诊就诊。2月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止痛和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皮损消退,在右肋处时有针刺样疼痛难忍, 就诊本科,诊断为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患处色素沉着,呈针刺样疼痛,活动后加剧,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弦。辨证:气血凝滞,经络阻遏,不通则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10天疼痛明显减轻,再服用1疗程后治愈。

    例2:林某,女,55岁,2011年4月12日初诊。患者1月前左前臂出现带状疱疹,经过某医院西药与激光治疗后,疱疹痂皮脱落,但却出现痛麻等后遗症,故来我院进行中医治疗。就诊时,患者烦躁不寐,舌质暗红,苔厚滑腻,脉沉细。同时患侧有散在的片状色素减退斑,该部位有按压痛,且夜间加重。经过辨证,属于血瘀气滞,湿热阻络。治则为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健脾利湿。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葛根、姜黄进行治疗,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10天后,疼痛开始减轻,且睡眠质量好转,连续服药20天后,其疼痛完全消失,带状疱疹治愈。

    4 讨论

    现代的医学研究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基础为:微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神经节纤维和脊神经损伤未修复等。与中医的医感觉神经末梢、不通则痛”通则不痛[3]。患者出现后遗症主要和正气虚弱、治疗不对症、邪气未除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的关键所在气滞血瘀,故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要抓住气滞血瘀这一主证,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佐以健脾祛湿;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阴阳气血的平衡以及疼痛的部位,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4]。

    在本方中,桃仁、红花配伍活血祛瘀力强,地龙善于通络止痛,玄胡善于散瘀止痛;生地、白芍配伍可共奏养血生血之功;柴胡、枳壳疏肝理气;薏苡仁、苍术运脾利湿;甘草配白芍既能养阴,又能缓急止痛,诸药相伍,共奏行气活血,健脾祛湿通络止痛之功效[5]。本项观察表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范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6):513-515.

    [2] 方洪元.皮肤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3.

    [3] 蒲小兰,张毅.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2008,21(4):64-65.

    [4] 关枫,张衍秀,王萍.血府逐瘀汤治疗痛证的临床应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196-197.

    [5] 张壤之,张翠兰.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7,35(5):60-61., 百拇医药(李志勇)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血府逐瘀汤